“年后见。”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龙雨教授挂断电话,窗外鞭炮声此起彼伏,浓浓的年味弥漫在空气中。春节期间,龙雨教授与位于沈阳、成都、上海等地的国产大飞机制造单位保持紧密联系,跟进一项合作项目。该项目围绕着由广西发源的一项核心技术——“3D打印的光场调控技术与方法”展开,该技术荣获了2023年度广西技术发明奖一等奖。
作为国内外3D打印光场调控技术研发的先驱和领导者,龙雨教授及其团队勇于探索未知领域,成功实现了这一高新技术从无到有的突破。
敢于挑战,外行直击行业难题
这项技术包括三大关键技术:光束整形打印、多激光复合打印以及大幅面超高速光固化打印。这些技术通过优化激光、材料和软件等方面,有效解决了打印质量难以控制、成形效率低下的问题。这一切源于龙雨教授对传统高斯分布圆形光斑激光局限性的洞察,并提出了改造激光束的想法,尽管最初受到了许多质疑。
面对重重困难,龙雨教授并未放弃。他利用在深圳的工作机会,深入了解光学、材料等相关知识,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。回到广西大学任教后,他更是不辞辛劳地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和技术支持,最终成功开发出光束整形技术。
创新突破,实现精准光束整形
光束整形技术的成功,使得激光能量分布更加均匀,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形状,极大地提高了打印自由度和效率。此外,龙雨教授团队还开发了多激光复合打印技术,解决了不同材料打印的问题,可以实现多达四种材料的异质打印,大大提升了打印质量和应用范围。
目前,这项技术已经应用于多个领域,如航空航天、汽车制造等,展示了其巨大的潜力和价值。然而,龙雨教授和他的团队并没有满足于现状,他们正积极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,希望将这项技术推广至更广泛的行业,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。
“最近也在和广西的企业洽谈合作,希望这项诞生于广西的技术能在本地生根发芽,发展壮大。”龙雨教授表示。对于未来,他们充满期待,希望继续深耕技术研发,推动3D打印的光场调控技术迈向新的高度。